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>> 地名文化 >> 地名故事 >> 正文

书院街

来源:本站发布时间:2019-01-25编辑:南昌市民政局点击数:视力保护色:

       南昌市的老城区里有一条老街,叫“书院街”。追溯其历史,可以远至一千多年前的宋朝,述说其影响,可以享誉九州名闻遐迩。书院街,东起系马桩、西至石头街,在清朝乾隆年间叫“豫章书院前横街”,在光绪年间改为“书院街”。

       在1933年,书院街被象山南路分割为东西两段。因此,东段叫“东书院街”,西段为“西书院街”。 据《南昌市地名志》记载:东书院街长304米,宽4.1米,麻石路面;西书院街长120米、宽3.2米,沥青混凝土路面。

      书院街,得名于“豫章书院”。 书院创建于南宋,为当时理学家们传播朱程之学的基地。

       康熙三十一年(公元1692年)巡抚如龙重建,聘南昌进士熊飞;选江西各府、州、县、厅学之生员俊秀者入学。五十六年(公元1717年)官方再次重建,而且布局有所不同。右为讲堂,左为祠堂,面向全省选拔数百名学子读书其中;第二年(公元1718年),康熙皇帝御书“章水文渊”四字门额赐予书院,使书院进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。乾隆皇帝对书院亦较为重视,并对师长、士子两方面作了严格的规定,强调了人品为上的原则:“凡书院之师长,必选经明行修,足为多士模范者,以礼聘请。负笈生徒,必择乡里秀异、沉潜学问者,肄业其中。其持才放诞佻达不羁之士,不得滥入。”(公元1821年—1850年)及(公元1862年—1874年)时期,豫章书院在规模与藏书量方面得到了继续扩展;(公元1875年—1908年),明令仿效白鹿洞书院“立之规条,以检束其身心”。

       由于自清朝康熙、以来历代皇帝的重视,豫章书院享誉九州闻名四海,成为全国最著名的书院之一。

       清朝末年,随着科举考试的废除,曾经辉煌至极的豫章书院也寿终正寝。清光绪二十八年(公元1902年),江西巡抚李兴锐将书院原址改建成“江西省大学堂”,学生由省内各府县保送。光绪三十年(公元1904年)改作“江西省高等学堂”,清宣统元年(公元1909年),又改成“江西实业学堂”。

      民国时期,“江西实业学堂” 后来又连续更名为江西中等工业学校、江西省立工业专门学校、江西省立甲种工业学校、江西省第一甲种工业学校、江西省立工业专科学校。

      解放以后,在豫章书院的原址连续成为南昌大学工学院、江西中等工业学校、江西南昌洪都大学。

      自公元1963年8月至今,这里是南昌市第十八中学(南昌包装职业中学、南昌艺术职业学校)。为了纪念“豫章书院”,学校门口有一块青石匾,上面镌刻着几个大字:“豫章书院遗址”。

【纠错】 【打印本稿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