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>> 地名文化 >> 地名故事 >> 正文

东湖书院

来源:本站发布时间:2018-06-14编辑:南昌市民政局点击数:视力保护色:

       在南昌市繁华的中山路中段,北边有一条毫不起眼的小巷,叫“东湖书院巷”。

       小巷很短,长不过155米、宽不过2.5米。小巷以东,直到东湖之滨,这里曾经是著名的“东湖书院”。

       南昌历史上有“四大书院”享誉天下:豫章书院、东湖书院、友教书院、经训书院。

       始建于宋嘉定四年(1211),当时的隆兴府通判丰有俊在涵虚阁旧址创建。继任知府袁燮又“縻钱二百万,米百余石,以竟其役”。书院的占地面积更加扩大。并且上报朝廷,皇帝赐额“东湖书院”,又发文征求江南西路11郡图书充实其中。四方学者众。宋代的文化大家黄翰、李燔、饶鲁曾讲学其中,江万里,程文海等曾游学在此。

       延续至明朝洪武五年(1372)年,东湖书院因朝廷谕旨而停办,南昌县昌县学迁入。

       到了清朝的嘉庆五年(1800),黎承惠调任南昌知县,众士绅以东湖书院废止多年,要求重建。黎承惠捐俸白银2000两倡导重建,于是,地方绅民互相激劝,踊跃捐输,筹银1.3万两,费时数月,于嘉庆812月竣工,重立宋宁宗赐书的“东湖书院”匾额。黎承惠《重建南昌东湖书院碑记》云:“卑者加高,隘者加广,由榭廊折勿用,花围箭亭规以为室,先生讲堂、弟子斋舍增新旧制,计百十余间。” 。从此,东湖书院得以复兴,学风得到弘扬,声誉大盛。

       咸丰四年(1854),朝廷为镇压太平天国的起义,派遣湘军进驻南昌城。湘军占领了东湖书院,东湖书院遭到了空前的摧毁,门窗栋梁大多被拆除当柴火烧了。

       至此,曾经享誉天下的东湖书院一蹶不振。19世纪末,与豫章书院、友教书院、经训书院合并组成省会书院。光绪27年(1901年),省会书院改组为江西大学堂;东湖书院原址则成为“南昌县立高等小学堂”。 

       前几年,有人写文章说“东湖书院原址是今天的百花洲小学”,这是明显的错误。百花洲小学应该是“刘将军庙“的原址,今天的”江西纺织大厦”一片才是东湖书院的原址。(另附证据:今年95岁的梅老先生亲口告诉我,他小学一年级就是在“南昌县立高等小学堂”读的,校牌还是当时的一位名人(名字记不起来了)书写的。校牌是一块大木板,挂在校门口的上方。学校大门口就是今天的中山路。因为梅老先生小时候很调皮,而且他的父亲又是该校的校长,任教的老师不好管教,非常尴尬,所以,梅老先生的父亲只好把他转到百花洲小学读书。这两所学校很近,几乎隔壁。)

【纠错】 【打印本稿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