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>> 地名文化 >> 地名故事 >> 正文

土地庙

来源:本站发布时间:2019-05-24编辑:南昌市民政局点击数:视力保护色:

      《南昌地名志》(1992年版)记载:土地庙巷东起象山南路,西至石头街,全长227米,宽4米,沥青混凝土路面。清末原有土地庙,巷因庙而得名。1966年改称兴业巷,1973年复称土地庙。1987年增加通名叫“土地庙巷”。

       人类的发展,进入了农业社会以后,就开始了对土地的依赖。因此,人们说“土地是人类的母亲”。

       我国古代的先民对土地极其崇拜,在殷商时代人们就已经开始了对土地的祭祀。周朝以后,人们称土地神为“社神”,又通俗地叫作“土地爷”、“土地公公”。电视连续剧《西游记》中,被孙悟空唤作“土地老儿”的那个个子矮矮的、胖乎乎的、须眉又长又白的老人,就是人们传说中的土地神。在古时候,农民在田地旁边都会修建小小的土地庙,供奉土地神,祈求土地神保佑土地肥沃、风调雨顺、年成丰收。直至上世纪50年代,我们在南昌的乡村还能看到一些土地庙,南昌的老百姓把它们叫做“社公庙”、“社公龛子”,年长的南昌人应该还有记忆。

        城市里建造的土地庙,远比农村田地旁边小小的神龛和土地庙要壮观得多豪华锝多。城里的土地庙一般都是官府修建的,因为古代的官员每年都要到土地庙来祭拜,祈求土地神的庇佑,希望风调雨顺、五谷丰登。土地神的神诞之日是二月初二,官府和百姓都到土地庙烧香奉祀。每月的初一、十五,老百姓常常都会到土地庙烧香祈祷。

        对土地神的祭祀,平时烧烧香、磕磕头、祈祷祈祷。但是到了春耕的时候,百姓们就要隆重的祭祀,称为“社祭”。即使在穷乡僻壤,人们也要“叩盆拊瓴相合而歌”(敲着盆子和罐子,大家一起和着节拍歌唱。)(《淮南子·精神训》)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庄重的“社祭”逐渐演变为民间风俗中重要的节日——“社日”(即立春后第五个戊日)。南昌人把欢庆这个节日叫做“过社”,和“过年”、“过节”相提并论了。南朝梁代宗懔撰写的《荆楚岁时记》记载:“社日,四邻并结综会社,牲醪,为屋于树下,先祭神,然后飨其胙”。每逢“社日”,村里男女老幼都结集起来,杀牛宰羊献祭酒,在树下搭建棚屋,举行隆重的仪式祭祀社神,而后共同享用祭祀用过的酒肉。《东京梦华录》说“以猪羊肉、腰子、奶房、肚、肺、鸭饼、瓜、姜之属,切作棋子片样,滋味调和,铺于饭上,谓之社饭。”

       晚唐诗人王驾写了一首著名的七绝《社日》:“鹅湖山下稻粱肥,豚栅鸡栖半掩扉。桑柘影斜春社散,家家扶得醉人归。”诗中的“鹅湖山”就在我们江西省铅山县境内。

        随着现代化迅速发展的步伐,古老的民间风俗也逐渐在淡化、消失。古代“社日”的欢乐情景已经不再延续,但是南昌地区的一些农村至今还流行“吃社团子”,把米磨成粉,再用蔬菜(主要是芥菜)汁揉合,做成扁圆形状的糕点,大家常叫作“gai(芥)菜团子。然后各家各户互相赠送,既有对五谷丰登的祝愿,又有亲戚邻里中间的相互问候。这大概可以看作是古代“社日”依稀的一点缩影吧。

【纠错】 【打印本稿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