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>> 地名文化 >> 地名故事 >> 正文

米市街

来源:本站发布时间:2020-06-04编辑:南昌市民政局点击数:视力保护色:

南昌古城广润门惠民门外和抚河赣江之间是一片开阔之地,因为古代的交通运输主要以水运为主,所以这一片开阔地就必然成为繁华的商品集散枢纽,成为集仓储、批发、零售的商业区。这种繁华从宋代商业的兴盛一直延续到上世纪的解放前夕。

米市街是古代南昌商业繁华的标志。

数千年来,江西都是产粮大省。江西大部分地区的稻谷通过江西的两条主要河流赣江抚河运到南昌,加工成大米,然后又通过鄱阳湖进入长江,远销外省。

以解放前夕为例,南昌的粮食工商业有700多家,其中有柴油机和电动机的碾米厂约140家、人工木砻碾米作坊400多家、大小粮商160多家。经营规模宏大的粮食富商常常是工商兼营,加工和经销并举。当时的大型粮食加工厂有运大隆、乾泰祥、兆余、大利等,每年的销售额都在数十上百万银元以上。

南昌从事粮食的工商业者很多,自然就形成了行帮。南昌粮食业的行帮在米市街建立了豪华的“米业会馆”。

“米业会馆”是南昌粮食的工商业者联谊聚会的场所,也是外地客商来南昌洽谈生意的场所。“米业会馆”甚至摆满了各家经营商品的样品,大概和今天的商品展览订货会有些相似,“米业会馆”又是南昌的粮食交易中心。

米市街,名不虚传,整条街都是粮店米铺,大宗批发和小量零售兼营。俗话说:“千事万事,恰(吃)是大事”,外地来经商的富豪在这里大宗批发,城里来光顾的贫民在这里小量零售。货比三家,讨价还价,因此,这里是南昌最闹热的地方,人声鼎沸,络绎不绝。

《南昌市地名志》(1992年版):米市街,东起直冲巷,西至九郎巷,南至浮桥头,北接关帝庙巷,呈“Т”字形。长140米,宽2.7米,水泥混凝土路面。

上世纪90年代以后,广润门外大部分地区都进行了旧城改造。原来的老建筑基本上已经荡然无存,替而代之的是杂乱无章的密集的居民住宅区。曾经繁华无比的“米市街”只剩下唯一的一栋残破的老屋在历史的风雨中飘摇,门上还镶嵌着一块老门牌“米市街16”。附近的老街老巷,诸如“油行街”“水果街”“煤炭街”“干鱼街”等等也和它们的名称一道彻底消失,取而代之是现代的“广润门住宅一、二、三区”。

【纠错】 【打印本稿】